徽州歙县石头馃的做法+历史文化简介

徽州歙县石头馃的做法+历史文化简介
石头馃用猪五花肉丁和炒黄豆粉拌成馅心,用面皮包上,收口捏紧

用木碾推擀成圆饼形状,然后放在平锅中炕烙

每个饼子上放置一块石头(现在仍放一块特制的砖头)压着

徽州歙县石头馃的做法+历史文化简介

放石头的目的是为了均匀地传热,以使馅心熟透,边炕边按动石头(饼子不用翻身),促使内部油脂渗出,一直炕至熟透取出即成。咬开后香气扑鼻,滋润味美,如配汤食用,其味更佳。馃是当地人的俗称,制作中用石头压,故称石头馃,亦称黄豆肉馃。
歙县石头馃简介
石头馃,徽州风味小吃名品。徽州传统面食,早在清代即负盛名,是有口皆碑的美食。
古城歙县的街头食摊,可以见到一种平底锅里放着一种扁平的面馃,上面压着一块油光滑亮的黑石头,面馃发出“嗤嗤嗤”冒油响声,喷发出袭人的异香,行人见了此种馃子,往往驻足摊头,等候品尝其味。
这种馃子是用石头压扁的,所以俗称“石头馃”。过去,徽商外出,都要携带这种馃子,是徽州人最爱吃的点心。从原料上分,这种馃子有米粉馃、油面粉馃和玉米粉馃三种。馃心一般是春上采摘的香椿嫩芽,去汁晾干,切碎后拌上猪肉丁和炒熟的黄豆粉。将这种馅卷在面皮中,然后压或扁圆形即成石头馃子。在平锅中焙熟即可食用。
歙县石头馃历史文化
相传,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从渔梁坝上岸来到凉亭歇息,只见亭中有个卖馃摊子,便令随从买了一个吃着,觉得又香又脆,很有味道,连声称赞:“好吃,好吃!”他付了加倍的钱以后,又赠送卖馃人一枚“福”字小印,叫他在馃上印上志号,以便下次来吃。并告诉摊主以后遇到什么难事,可凭这颗小印去找官府。
自从馃上盖了“福”字印志以后,顿然门店若市,生意兴隆,独占食摊。这样一来,引起了同行的妒嫉。当地有一恶少,受人指使,寻衅滋事,一脚踢翻了摊主的平底烤锅。由于用力过猛,锅片飞起,砸瞎了自己的左眼。同伙见此情形,便把摊主抓到官府评理。摊主急中生智,连忙将那枚福字小印呈给知府。知府接过小印一看,只见边款刻着“乾隆御制”四字,马上喝令退堂,向摊主赔礼道歉。从此,再也没有恶棍敢来欺负那个摊主了。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徽州府城,“福”字香椿馃也就随之身份倍增了。
徽州歙县石头馃的做法+历史文化简介

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,极致后台体验,无插件,集成会员系统
元哥小吃培训网 » 徽州歙县石头馃的做法+历史文化简介